570

教育部:“减负”“提质”两手抓,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9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落实中央“双减”决策部署,必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学校减负提质工作。

  强化工作部署推动

  秋季学期是落实“双减”的第一个学期。为推动学校做好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切实落实“双减”有关任务,暑假以来,教育部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校内服务质量“做加法”,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着力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着力推进课后服务“5+2”全覆盖、上水平;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着力压减考试次数,降低学生考试压力;部署了“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着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了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畅通了学校、家长“双减”问卷信息直报渠道;举办了各省基础教育分管厅长和基教处长研讨班,重点学习“双减”文件精神,研讨新学期落实“双减”工作的具体举措,部署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严明教育教学纪律要求。

  加强学校作业调控

  督促各地各校落实作业管理通知要求,制订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有效控制作业量和时长。面向社会公开进行作业管理问卷调查,并将结果通报各地。广泛推广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国家级教学成果,探索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有效作业等实施途径。

  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报信息,截至9月22日,有1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填报了有关信息,其中98.2%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2.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监测平台以二维码形式邀请家长无记名通过网络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共收到5737.7万份家长问卷,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老师没有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

  督促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促进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内容上水平、吸引学生广参与、经费落实要到位。

  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国有10.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和村小学)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其中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有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85%,其中有71.2%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534.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占这些学校教师数的86.2%,另聘请了20.6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督促各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落实“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在已填报信息的13.4万所小学中,有98.03%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专委会分学科、分领域加强调研指导。各地各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强化教研、精心备课,补齐教学短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普遍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监测平台数据显示,98.6%的学校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

  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空中课堂”作用,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各年级、各学科全覆盖的优质课程资源。9月1日至22日,云平台浏览次数达到7.02亿,访问人次3.06亿。

  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推广

  及时总结各地各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实招硬招真招,遴选了校内落实“双减”工作的十个典型案例,向各地重点宣传推广。开学以来,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深入报道学校具体做法。总体看,新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呈现了新变化新面貌,社会反响良好,学生学习回归了校园,回家写作业时间短了,在小区里玩的孩子多了,课后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显示,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

  下一步——

  按照中央“双减”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党组关于打好“双减百日会战”的部署要求,以“深、细、严、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在第一个学期取得积极成效,为全面实现“双减”工作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在总体思路上,瞄准一个定位,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坚持两个并重,“减负”和“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强化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落实四个严格,严格均衡分班、严格教学要求、严格作业调控、严格考试管理,有效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努力缓解教育焦虑。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