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茅卫东:这一届孩子要顽强活到成年太难了

\\n




本文共41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教育自由谈






请关注并

星标



当代教育家传媒”










昨天,看到一位在培训机构工作的妈妈晒自己带娃的时间表,很受刺激。













孩子现在三年级,妈妈从她一年级开始就这样分秒必争。

想必这样带娃效果不错,不然妈妈也不会晒出来,还告诉大家“时间都是拿分算”“别说没时间”。

这位妈妈还总结了这样做需要得两个条件:
孩子比较乖,妈妈比较严


不瞒大家,我看到这个时间表时心都缩了一下,太严苛了:一周当中,只有周日的中午12:00到晚上9:30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就是这个时间段,也注明了活动内容是“打球”。

打球肯定不可能一口气打九个半小时,但至少说明这段自由活动时间也不完全是孩子自己安排的。


这样的生活,是有意义?还是有意思?


诸位设想一下,如果从明天开始,你我每天的生活除了睡觉的时候可以自由做梦没有限制,其他时间,从早上睁眼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觉,全部由别人安排,且除了睡觉、吃饭和每天挥拍十分钟,保证连个胡思乱想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日复一日,我们能坚持多久?会有几个年复一年?





正巧,群里看到这张图——





你看,只是在两段工作时间,凌晨3点到5点,中午11点到下午5点,环卫工人被要求到点到位,且不能在某个位置长期不动,
有人已经“陷入了沉思”


个人以为,就环卫工作的性质而言,这个规定并无不妥。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能完全依靠个人自觉。办了健身卡,没用两次就放弃了,这是个人私事,无碍别人。如果是一份工作,个人的疏懒就会影响到其他人。

小时候,在港片里看到,军装警察步行巡逻时都有规定路线,且每隔一段距离必须打卡,有的打卡点可能就设在街上某个杂货店里。警察与老板打个招呼,老板熟练地拿出小本子,警察写上到达时间,再打个招呼离去,老板把本子收好备用。

很随意,又很规范,有效地防止惰性影响工作。

后来,在肯德基、麦当劳的洗手间里也看到类似的清洁时间表。保洁人员必须按照上面的时间要求打卡,管理人员会不定期抽查。如果有人作弊(提前写好打扫时间后顾自去做其他事情),被发现后会受到处罚。

再后来,有一次与学校保安聊天,发现他们也有类似香港巡警的规定。只是他们不再需要小本子,巡逻到某个位置,用警棍在地面和柱子某个点按一下就可以了。当然,这些点一般人是无须知道的。

说这些的时候,两位保安的语气是不满的。他们认为这个规定太死板了,是不信任他们,拿他们当机器看。

很理解他们不满,也理解前面那位的“沉思”。人本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天性不愿意被约束。

为什么“来一场说走就走地旅行”总能让人激动不已,哪怕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天性爱自由啊,奈何落尘世


为什么“不要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这句话会火?朝九晚五为人打工还不够,还有996甚至007,
为了生活几乎完全出卖了自己,行尸走肉的日子太压抑啊


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大公司舍得花钱:一日三餐和夜宵全部免费,零食饮料免费,健身娱乐免费,班车免费,还有每年的团建、各种培训机会、绩效奖励、带薪休假……

小公司老板就只能给员工年复一年画大饼了,员工若是失望至极,且自己还有一点市场竞争力,早晚离去。

小老板偶尔也有成功的,比如马云。

成年人不易,孩子们又如何?





像那位有条件把孩子带身边的妈妈,将孩子所有的校外时间全部安排了。

孩子衣食无忧是肯定的,她现在也很乖,成绩也不错,可是孩子的自由天性怎么释放呢?她的自我管理能力怎么培养呢?

父母管得了孩子的小学,管得了初中吗?管得了初中,管得了高中吗?管得了高中,管得了他上大学吗?管得了他一生的幸福吗?


曾有家长在向我咨询的时候说,就是担心以后管不住,所以趁现在还能管赶紧管啊,不然以后要后悔的。


糊涂啊——

你就这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你就这么肯定给孩子自由是毁孩子?

你真以为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只要严格要求孩子就会如你所愿吗?

你知不知道,你这份严厉是建立在自己对教育一无所知、对孩子极度不信任的基础之上,与其说你是担心孩子,不如说你是在诅咒孩子。

那是你的娃啊,你怎么忍心把他往死里逼,还说自己是为孩子好?

我知道,有家长不服——



这位妈妈怼得非常铿锵有力


她看了很多教育书籍,给过孩子信任和尊重,结果大失所望。

这两句话尤其会得到共鸣——

教育家的教育永远是处在自己家没有小孩或自己家小孩又正好是属于读书料的前提下来教育我们这种家里两种都不沾边的怎么去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

书店只卖书,没有赠送一个跟书中一样改变方法就能变得很好的小朋友。


而我要说,这位妈妈所说似是而非。


错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反智!

根源何在?急功近利。

她不明白什么是因材施教,不理解成长是一个过程。

她太着急,总想着“一招制敌”。

我都能想象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从小在父母或严厉或冷漠的态度中成长,上学时候没有遇到过好老师,结婚了与丈夫关系紧张,与周围人关系紧张。她时刻在防范着别人,对别人的信任度极低,
因为她受过伤,很重,至今未痊愈


孩子出生给她带来的幸福强极低、焦虑感大增,因为她没有从父母那里学到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模式。作为母亲,她当然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她去学习,按照别人给的方法去带自己孩子。

然后,麻烦出现了——专家的理论不管用啊。

之所以说这么多,不是针对她,而是这样的母亲太多了。

曾有一位母亲看到书里说给喂奶要定时,于是每天不到自己给孩子规定的喂奶时间,孩子怎么哭都不喂他。

到底是谁错了?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父母(也包括老师)已经不会深度思考,只想在哪本书里,听几次讲座,或者跟着一个专家,学得三五个高招,然后依样画葫芦。

一旦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们就认为自己上了专家的当。

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但任何一个育儿专家都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时间精确到“分”的育儿宝典啊。


专家的话,是需要“化”的
,好比奶粉需要用水冲,自己不会冲,水有问题,甚至没有水,因此怪奶粉不行,这就不对了嘛。

当然,平心而论,现在“奶粉”质量确实也是个大问题,有多少所谓的专家是真靠谱的呢,不好说。

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奈:无辜的孩子先是被父母好心好意地带偏了,然后专家成了父母声讨的对象,孩子成了父母严管的对象。

有的父母眼瞅着不对,赶紧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幼儿园和学校,省得孩子烦自己。

在“凯叔讲故事”上看到,他朋友家的娃才2岁,已经报了早教、美术、唱歌、启蒙阅读……前前后后加起来,上了不少于10个培训班。

他问朋友:“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给报这么多班?”

朋友说:“没办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啊!”

什么时候,“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又死灰复燃了,还是它实际上就从来就没死过?

是真的没办法,还是父母太无知,这也是一个问题。

孩子在家惹父母生气,上学之后又如何呢?





昨天,有位母亲心急火燎给我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要跳楼,她正往学校赶。

很是奇怪,前一天我和她还有她上中学的儿子刚聊了近两个小时,都聊得很好。

跟他们谈完后,母子俩也终于心平气和沟通了一回,儿子不再要求转校。

怎么转眼就要跳楼了?

一问,不过就是学生迟到了,老师很生气。

事情很小,话很伤人。

我也做过十年班主任,很理解、很同情还在这种变态的教育环境中挣扎的同行们。

但我更理解孩子的不易,毕竟他们还是未成年人,现在的教育几乎剥夺了他们健康成长的可能性。

学生在学校,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被安排了,连所谓的自习时间都被老师瓜分了。

老师很辛苦,学生很苦闷,都憋了一肚子的火。

小事的背后,是教师的疲惫和焦虑,是学生的压抑和绝望。

学校本是育人之地,这些年却已经悄然转型为“毁人”之所,毁了学生也毁了老师。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会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已经有太多学生和老师临近崩溃了。

有的学校,三周才放一天半的假,就这一天半的放假时间学生还必须上网课。


学生是度日如年啊。


北京、江苏的家长告诉我,除了体育课和大课间,学生不能到操场上玩。这不是个别学校的规定,而是普遍的做法。

甚至很多小学不允许学生课间私自“下位”(离开座位),上厕所必须报告,征得老师或班干部同意之后方可离开教室。

有学生告诉我,他们粗略统计了一下,今年学校已经没收学生自带的篮球一百多个了。

为了安全,为了分数,不让玩,甚至不让读书。

有学校规定,除了上语文课,学生在学校不许读语文书,理由是语文提分太慢,不值得花课外时间。

语文书都不让读了,更不要提课外书了。

读书需要时间,书读多了脑子就活了,不如刷题。

刷题是控制学生最好的办法。牺牲睡眠时间可以,减少作业量绝无可能。

我曾得意于自己带高三的时候还 , ,前不久有学生告诉我,我的这一招已经被学校破解:学生除了交作业还必须上交每天的草稿纸,少于一定数量班主任就要找谈话。

我再是为学生着想,也不可能教学生去抄草稿纸吧,只能庆幸自己已经离开学校了。

父母带孩子精确到“分”的我估计不多,但采取“军事化管理”“无缝隙管理”的学校非常普遍。

很多学校在教室、校园内外都装了摄像头。如果学生出现意外,主要责任在学生的,相关视频会立即出现在网上。

有些班主任还自掏腰包在班上多装一个摄像头,手机随时监控。

感慨一下:为了便利牺牲隐私,为了安全放弃自由,这是明智还是愚蠢?

如果有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惹老师生气,相关信息立即出现在家长群里。

有的老师训斥家长就像训儿子一样,挨训的家长没了面子,出头收拾孩子。

家校联手,一起亮剑,让孩子无处可藏,无处可逃;逼迫他们低下高贵的头颅,击碎他们的自由之心,让他们心灰意冷心无旁骛,一心只读教科书,整天就刷应试题,欧耶。


有人说,这一届孩子要顽强活到成年太难了!


是啊,没有自由地生活,毁灭是唯一的结果。

救救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

星标



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n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