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中小学校要为学生成长赋能,不妨做到“五个还”

\\n


全文长 3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和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赋能。赋能的路径有很多,但我以为,当下的我们不妨做到以下“五个还”。



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也就是把教转化为学。学生的未来要想成为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课堂仍是他们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自主学习,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就能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但是,当下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些教师依旧存在着备课抄教案、上课读教案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没有预设、提出和生成问题,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没有讨论、对话和交流,没有碰撞思想,没有引导他们深度思考、批判或质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除了当“陪客”、做“观众”,除了度日如年,除了厌学和身心疲惫,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有些因为课堂上依旧讲不清、道不明,只好采用“课堂损失课外补”的办法,继续沿用题海战术和无限延长教学时间打发学生,导致教学高耗低效或无效,甚至白白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乃至生命,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真正在教室里发生,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独唱”变成师生“大合唱”,把自己喋喋不休的“灌输”变成师生之间的读读、想想、问问、议议、说说;换句话说,我们要把自己视为平等的首席,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合作伙伴,要有教无类,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要唤醒他们的学习良知,激发学习内动力;我们更要在课堂上“留白”,竭力挤出时空,鼓励他们探究,鼓励他们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当然,即使他们的所思所问所做幼稚可笑,或是错的,也不要责怪和为难他们,而是要宽容和包容,并且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尤其要鼓励他们把不懂和不会的大胆说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困惑和需求,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才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更何况错误、困惑和需求本身就是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只有在不断的犯错和试错中,才能减少错误,才能习得知识;又因为他们只有异想天开,只有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才能点燃思维火花,才能冒出新颖想法,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才能解疑释惑,才能满足需求,才能找到成长路径。


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
中小学生要自由地生长,要从只是考生变成真正的“学生”,他们需要站在课堂正中央去思考、遐想、发呆、发声和动手探究,需要和老师、同伴争鸣探讨,需要锻练身体、休养生息,需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需要爱满天下、情系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用读书去通晓古今中外,更需要挣脱考试和分数的桎梏去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有了时间,他们才能赢得学习的主动权,才能赢得自由成长的时空,才能赢得未来。

这样看,他们应该成为时间的主人。然而,当下的他们却是时间的奴隶,也即他们毫无半点自由支配的时空。就拿当下的课堂教学来说,那些语数外等学科的所谓的“主科教师”,不但抢课拖堂,不但霸占音体美劳等课程的教学时间,不但把“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和午休时间等全部用来上课,甚至连课间十分钟时间都不放过,即使有学生要上厕所,也要来回奔跑,如果动作稍为慢一些,轻则被批评教育,重则逐出课堂;更为可悲和可怕的是,当下的他们一天到晚还是被关在教室里,所有时间都耗在不停的刷题上,教室因此成了“文明的‘监舍‘”,他们因此成了“做题的‘犯人‘”。

因此,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校长先要解放思想,并教育和引导教师严格规范教学行为,坚决执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认真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坚决做到不抢课、不拖堂,严控各学科的作业数量和作业总量,真正做到该下课就下课,该让学生锻练就让他们锻练,该放学就放学,该让学生休息就让他们休息,保障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每一天的学习。

如果发现教师有违规行为,学校必须按校纪校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还要与他们的职称评审、评先选优、年度考核、岗位聘用、发放绩效工资等挂起钩来,用制度和规矩约束并促使他们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而也为自己“松绑”。


三是把活动还给学生。
活动是中小学生的最爱和另类学习,也是成长的重要载体。当然,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这里,除了体育活动,还有文艺活动、休闲活动和娱乐活动;除了集体活动,还有个体活动……总之,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敞开心扉,在活动中获得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活动中改变认知,在活动中强身健体,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拓宽视野,在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感、幸福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走向真正的成长。

作为学校,我们要像抓文化课一样,精心组织每个学期的日常性活动,同时要用心谋划重大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既把活动的“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让活动的“自选动作”亮点纷呈;比如,既要雷打不动地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又要花样翻新、创意不断,使学生觉得活动很过瘾;既要高质量开好学校运动会,又要有计划的组织全校性的文艺活动、歌咏比赛,还要创新学工学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路和举措……

班主任是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导演”、“教练”和“裁判”。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和班级的实际出发,除了精心设计和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活动,除了积极组织诸如读书沙龙、模拟法庭、演讲比赛、班际篮排足“三大球”比赛,还要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善于为他们搭建个体活动的平台,比如,让会唱的唱起来,让会跳的跳起来,让会跑的跑起来,让会写的写出来,让会讲故事的讲出来,让会画的画出来……让活动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彰显个性特长的新引擎,成为调节学习生活的“润滑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组成,成为建设班集体的重要抓手,成为校园的常态。


四是把教师的考核权还给学生。
考核教师原本是学校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教师的考核权还给学生?这和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也即一个好教师,一定是育人为本的教师,一定是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而教的人师,而不是“只教书不育人”“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庸师;反过来说,一个教师的心里是否装着学生,或者说教师是否为他们纾困解难,是否具有为学生成长的胸怀、思想和智慧,学生的心里最清楚,学生也最喜欢和胜赖这样的教师,所以,我们要把教师的考核权还给学生;当然,让他们参与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唤醒教师的责任意识,希望教师能换位思考,也即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见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去看见他们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去看见自己的差距、危机和挑战,进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当然,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难免有偏颇,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建议,乃至批评;即使他们的评价有问题甚至“过了头”,我们也要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更要以宽容、包容和理解之心,为学生的成长发光发热。

五是把评价还给学生。评价是挖掘、发现和放大学生潜能的重要利器。或者说,评价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那么,我们如何把评价还给学生呢?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评价要服务和助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制约他们的发展。

其实,当下不少学校的评价还是存在着只看学生成绩而不看其他的问题,也就是只要考试成绩好,其他什么都好;换句话说,还存在着一好代替百好或一好遮蔽百好的问题。

这样的评价,既是狭隘和片面的,又加剧了过度应试的恶性竞争,更是阻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和多元发展。

据此,我们要用多把尺子丈量学生。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当下尤其要破除唯分数的评价桎梏,也即要打开评价思路,拓宽评价边界,创新评价办法,让有思想、有个性、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比如,到了学期末或学年末,除了评比“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等常规做法,我们还可评比读书、写作、劳动、体育、美术、爱好文学、助人为乐等单项积极分子,以及评比小科技、小制作、小记者、小编辑、小播音员等特长生;原本的评价只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现在只要在某个方面做得更优,只要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的荣誉,这是把评价还给学生带给他们的最大“福音”,这样的评价才能给学生带来成长的动力,这样的评价学生才喜欢,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赋能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成长。

当然,为了放大评价的激励作用,为了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除了在校园网和醒目位置张榜公布,我们还可以把各种奖杯、证书和喜报等送到学生家里,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他们,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等刮目相看,让全体学生都能自信满满地抬头走路,都有成长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成功感。

综上所述,为学生的成长赋能,是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学做人师的方向,也是我们办好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亘古不变的常识和永恒课题。愿我们知行合一、上下求索、笃行致远!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陪伴整个学期









作者丨周建国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n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