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科学备战期末考试:期末临近,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备考

\\n




很快就要迎来期末考试了。

虽说现在是双减,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能在期末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至少过年能过得踏实舒心一些。

考前一个月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末考试的发挥水平。

这里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两大块,一是孩子自身对期末复习的准备,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在这段教育旅程的尾声中,家长的参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家长正面的态度、积极的互动、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等,往往能激发他们不为人知的潜力。

可以说,在考前这段关键时间,家长的陪伴、支持、鼓励和引导,将是孩子坚实的后盾和最有力的助跑,能让孩子更自信地迈向考场。


01 以均衡放松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


考前的心态往往决定了考试中的心态。

而孩子的心态非常容易受到家长心态的影响。

家长对待考试的心态,不单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心理暗示,也是孩子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石。

当家长对期末考试表现出一种既焦虑又紧张的心态时,孩子的心态也同样会变得焦虑和紧张。

当家长对期末考试表现出一种很重视但又不紧张的心态时,孩子更容易以平稳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挑战。





此外,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每个孩子都有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失败,家长如果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和失败,孩子即使失败,也能坦然接受,从而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期末考试只是成绩的一种展现,并不定义他们的全部。

孩子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于他们当下不懈的努力和进步。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就避免了大部分孩子的焦虑心态。

当然,望子成龙的家长难免担心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考砸了,这是人之常情。

但家长也需要实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让自身的压力和紧张感影响到孩子。

家长对待期末考试的冷静和理智,可以给孩子无尽的力量和安全感。

相反,家长若是表现出对成绩的不合理关注和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处于一种过度的应激状态,影响其正常发挥。

最终决定孩子考试成绩的,不只是他们在学科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也是他们临场的情绪和心态。

让孩子在这期末考试的前夕,练习深呼吸,学会以均衡放松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


02 管控好玩手机的欲望


智能手机对于处在期末复习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说,其吸引力无异于一座巨大的陷阱。

孩子沉迷手机,不仅在物理层面上占据了宝贵的复习时间,更在心理层面上瓦解了他们对学习的持久关注和深度投入。

随心所欲不逾矩。管控好玩手机的欲望,对孩子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

对玩心较重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粗暴地剥夺孩子的手机,通常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亲子之间的冲突。

家长应该重在引导,教会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控制手机使用是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标志。





而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点,家长自己也需要成为孩子学习的表率,这比单纯给孩子说大道理管用的多。

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家长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对手机的依赖,要借此机会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一同参与家庭公共活动,或者开展共同阅读、运动等。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当他们看到父母也能放下手机(至少在孩子面前),自然也会跟随父母的脚步。

尤其是在期末考前的这个把月,让孩子与手机继续保持着必要的距离,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复习中,确保孩子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期末的挑战。


03 先从孩子身上最为薄弱的学习习惯抓起


期末不仅是对孩子知识掌握的检验,更是对他们学习习惯的考察。

有的孩子知识掌握得还行,本有考出好成绩的潜力,却总在关键大考中掉链子,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致出现诸如或是答非所问,或是把数字看错等低级错误。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在期末考试这个重要节点上,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尤为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包含了学会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提高学习注意力、如何规范书写、如何认真审题、如何自我反馈和调整以及如何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能力。

但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日复一日的点滴实践中逐渐形成。

对尚未养成好习惯的孩子来说,要想在期末之前这短短的个把月时间里养成好习惯,显然不现实。

家长只能先从孩子身上最为薄弱的学习习惯抓起,比如孩子做题很粗心,就专攻这个问题,起码保证能在期末大考中不出差错。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04 继续保持原先养成的阅读习惯


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期末冲刺的阶段,我们不应该低估广泛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深远影响。

阅读不仅能够增加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帮助孩子培养理解力、逻辑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这几种能力,在期末考试中都很重要,如果抱着怕影响期末复习的想法,禁止孩子阅读书籍,显然是下下策。

相反,我们要让阅读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环境。

在孩子学习之余,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可以和他们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和收获。这样的互动,能让孩子感到阅读并不是孤独和枯燥的,而是一段充满爱与陪伴的有趣旅程。

在期末考试前,如果确实感到时间不够用,可以适当减少阅读时间,但阅读习惯仍然要持续保持下去,哪怕每天阅读10~20分钟的时间都行。


05 回顾过去的学习路径,查漏补缺


期末考前的一个月,不仅是复习的重要时期,更是对整个学期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巩固的黄金时段。

这时候,我们不妨找个时间和孩子坐下来,一起回顾过去的学习路径,查找漏洞,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要想找出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对以往小测试的具体分析,或是与孩子座谈,了解他们自身感到困惑的地方,再配合老师提供的建议,一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期末复习方案。

如果更进一步,我们要鼓励孩子不单是回顾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教他们学会如何系统化、逻辑化地整合这些知识点,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家长的密切关注和耐心陪伴,有时甚至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个头脑风暴,探讨难题的解题思路;或者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为孩子解答疑难,争取扫除期末知识“盲点”。


06 要劳逸结合


在期末紧张复习的氛围中,孩子的心智和体力其实都在经受着极大的考验,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在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家长所给忽视了。

从医学角度来说,长时间的连续学习一般会导致注意力的下降和记忆力的减弱。

休息并非懈怠,而是让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聚焦的专注力,迎接期末考试的挑战。

劳逸结合的策略,要求我们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孩子进行简短的休息或活动,如进行简单的运动、听听音乐,或是开展家庭成员间的闲聊等。

晚上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好不要熬夜,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有充足的体能来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抽出时间,安排一些轻松的家庭活动,如户外郊游或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为孩子的大脑提供“充电”的机会,同时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

这种正向的情感支持对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情绪调节都是极其有益的。


07 家校形成合力,为孩子提供一致的支持和引导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家校合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期末这个关键节点上,家长与老师如果能形成教育合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开展复习,更能为他们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家校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共享的信息和协同的教育策略之时,则会成倍增加我们辅助孩子取得成功的概率。





有效的家校合作,意味着家长需要与老师保持定期的沟通。

从家长一方来说,可以多方了解老师对孩子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评价,明确老师对孩子期末复习的建议和重点,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在家中延续和补充学校的教育。

从孩子一方来说,当他们存在学习困难之时,家长和老师可以一起分析问题原因,共同制定解决策略。

这样的合作能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文化,进而在教学上做出更符合孩子实际需要的调整。

家校双方只有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提供一致的支持和引导,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结语


随着考试的脚步声日益临近,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保持信心,与孩子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或许我们不能为孩子移走所有的学习“障碍”,但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越过学习“障碍”。

每一次的期末考试,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的开始。





附:小学生期末复习十大技巧参考



1. 制定计划:在父母的指导下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需要复习的科目和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并适度调整以适应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
2. 分类整理:将所有学过的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孩子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3. 查漏补缺:翻阅以前的试卷和练习等,找出错误和不理解的地方,重点复习这些部分。可以借助错题本进行整理,加深记忆。
4. 辅助工具:使用学习辅助工具,如思维导图、闪卡等,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5. 阅读理解:对于语文科目,多读一些优秀的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或者做实验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数学和科学类等科目,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巩固理论知识。
7. 形成总结:学习完每一章节或知识点后,应该让孩子自己进行总结回顾,帮助理解和记忆重难点。
8. 常规模拟:家长可对孩子进行几次期末模拟考试,以此来检测学习情况,这对提高孩子的考试应对能力极其有用。
9. 适时休息: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比如每学习一个小时后休息10分钟。
10. 家长的监督与支持: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复习计划进度情况,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因此上述复习技巧只是一个参考,。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关键是要持续地关注和适应孩子的学习节奏和需求,从而帮助他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n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